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材料合成的角度探讨了以LiNO3+Ni(OH)2为起始材料的固相反应法合成正极材料的特点. 用这种方法制备LiNiO2可以在较低的温度, 较短的时间以及Li/Ni摩尔比为1.0~1.2获得可逆容量为150 mA.h/g (2.5~4.2 V) 的正极材料, 优化条件下材料的可逆容量高达160 mA.h/g. Ni3+和Li+在氧立方密堆的八面体的3(a)和3(b)上有很高的有序度. 这与制备过程中原材料LiNO3的熔融-渗透-氧化作用有直接的关系.
推荐文章
金属醇盐水解法制备电池材料LiNiO2
电合成
金属醇盐
水解
纳米LiNiO2
水热电化学法制备LiNiO2薄膜
水热电化学法
LiNiO2薄膜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LiNiO2贮存问题的研究
LiNiO2
贮存性能
热力学
LiNiO2的制备与改性的探讨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O2
制备
改性
掺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性能LiNiO2制备方法的研究
来源期刊 稀有金属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LiNiO2 硝酸盐法 反应机理 锂离子电池
年,卷(期) 199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356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
字数 27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7076.1999.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立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固态离子实验室 68 1213 16.0 34.0
2 黄学杰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固态离子实验室 49 820 14.0 28.0
3 薛荣坚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固态离子实验室 8 20 1.0 4.0
4 王素敏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固态离子实验室 3 21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59)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05(1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6(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07(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0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iNiO2
硝酸盐法
反应机理
锂离子电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稀有金属
月刊
0258-7076
11-2111/TF
大16开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2号
82-167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7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