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选择溶解性的化学提取和幼苗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湖南省几种耕型红壤及其发育而成的水稻土铜的化学形态及其与土壤有效铜的关系,以及红壤旱地改水田后施铜对水稻吸铜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的铜主要以有机态(15.2%)、无定形铁态(11.7%)、晶形铁态(17.2%)和残留态(56.0%)4种形态存在,其中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态铜(18.7%)和无定形铁态铜(14.6%)明显高于耕型红壤(分别为8.0%和5.8%),而晶形铁态铜和残留态铜含量则是后者高于前者.红壤性水稻土有效铜含量显著高于耕型红壤.幼苗试验结果表明,耕型砂岩红壤施铜能明显促进水稻幼苗对铜的吸收,最佳施铜量为5~10 mg/kg土.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耕型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铜的化学行为及施铜效应研究Ⅱ.土壤中铜的化学形态及施铜效应
来源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耕型红壤 红壤性水稻土 化学形态 有效铜
年,卷(期) 199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6-299
页数 分类号 S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7-1032.1999.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杨珠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系 267 4018 33.0 49.0
2 刘学军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 81 3313 27.0 57.0
3 黄运湘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系 140 1763 22.0 32.0
4 李法云 辽宁大学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74 2033 26.0 43.0
5 周清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系 131 1375 19.0 31.0
6 袁正平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系 9 116 6.0 9.0
7 肖永兰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系 5 6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耕型红壤
红壤性水稻土
化学形态
有效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7-1032
43-1257/S
大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湖南农业大学内
42-157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06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