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主要以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为其分布中心,多见于海拔2500~4400 m的林缘、灌丛和草地.适生于土壤肥沃、质地疏松的阴坡或半阴坡.掌叶大黄土壤 P的含量远低于大黄根茎和叶,Fe含量则为土壤>根茎>叶,其中,根茎与叶相差不大,但它们与土壤相差50~110 倍;Na、Mn、Cu 的含量表现为土壤>叶>根茎,Ca的含量为土壤<叶<根茎.掌叶大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晴天呈现出典型的单峰曲线,这主要缘于在植物生长季节,高原上的光照和温度的合理搭配有利于光合作用.
推荐文章
掌叶大黄根茎大黄多糖的贮藏和分布特征
分布
掌叶大黄
根茎
大黄多糖
贮藏
红壤生态学
红壤生态学
土壤生态学
土壤学
生态学
红壤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流域生态学——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流域
流域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信息生态学
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灾害生态学——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灾害
生态学
全球变化
恢复
灾害生态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树地区掌叶大黄的生态学特性
来源期刊 云南植物研究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掌叶大黄 分布 元素含量 净光合速率
年,卷(期) 199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328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48
字数 36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0845.1999.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宗强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86 2411 29.0 4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33)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掌叶大黄
分布
元素含量
净光合速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多样性(英文)
双月刊
2096-2703
53-1233/Q
昆明市盘龙区蓝黑路132号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内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033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