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一个硫沉降模式分析了东亚地区SO2和SO42-浓度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不同天气条件下,SO2和SO42-的浓度不同,高层SO2和SO42-的浓度分别为0.4-1.0 μg/m3和0.2-0.5 μg/m3;中层为4.0-10.0 μg/m3和2.0-6.0 μg/m3;近地层为4.0-30.0 μg/m3和2.0-8.0 μg/m3.分析表明,近地面浓度分布受源的影响比较明显,高层的浓度分布与湿清除过程密切相关,其浓度的低值区与降水区和云区有较好的对应.中层浓度分布体现了源、中层气流及湿清除的共同作用.
推荐文章
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近海污染物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近海
污染物
多重分形
维数谱函数
宁波市东部地区大气中有机氯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和污染特征
有机氯污染物
农作区
时空分布
污染特征
稠油石化污水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研究
稠油
石化污水
有机物
GC-MS
本溪地区气温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区域自动气象站
气温
降水
分布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亚地区硫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硫污染物 硫沉降模式 浓度分布 东亚地区
年,卷(期) 199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1
页数 5页 分类号 X1
字数 33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468.1999.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美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4 852 16.0 24.0
2 高会旺 12 274 7.0 12.0
3 安峻岭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05)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7(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硫污染物
硫沉降模式
浓度分布
东亚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学报
月刊
0253-2468
11-1843/X
大16开
北京2871信箱
82-62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60
总下载数(次)
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