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相互间关系,进一步阐明发病机理.方法 采用Ea、Et花环形成、PHA皮肤试验及中性粒细胞趋化、吞噬、NBT还原等多种试验方法同时对32例由Hantaan病毒引起的姬鼠型HFRS患者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相互间关系进行动态测定.结果 HFRS患者早期前五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病程中,淋巴细胞损伤程度较粒细胞更加突出;中性粒细胞NBT还原能力在恢复期反降至最低 (P<0.05).此外,患者这两种细胞的免疫功能在恢复期并未能完全达到正常水平.结论 HFRS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损伤程度与病程密切相关,可能是Hantaan病毒直接作用的结果;而中性粒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比较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恢复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未能完全恢复提示临床治疗应予以关注.
推荐文章
急性胰腺炎患者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淋巴细胞
中性白细胞
免疫力
心力衰竭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5年全因死亡的关系研究
心力衰竭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死亡率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T淋巴细胞改变在流行性出血热中的检测价值
T淋巴细胞
肾综合征出血热
细菌感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Ⅰ型出血热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功能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Hantaan病毒
年,卷(期) 1999,(2) 所属期刊栏目 病毒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4
页数 分类号 R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254-5101.1999.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斌 24 141 8.0 11.0
2 刘琏 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 2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Hantaan病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月刊
0254-5101
11-2309/R
大16开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海二路38号
2-5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64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