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机理和遗传基础.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顺序特异的寡核苷酸(PCR/SSO)探针杂交方法对71例汉族SLE患者和69例正常对照组HLA-DR亚区作DNA分型,同时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水平.结果:发现汉族SLE患者中DR2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DR4频率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活动期SLE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期SLE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而非活动期SLE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DR2阳性的SLE患者TNFα水平低,而DR4阳性的SLE患者TNFα水平则较高.结论:TNFα可能通过HLA-Ⅱ类基因或其单倍型在SLE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肿瘤坏死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妊娠管理
治疗进展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
红斑狼疮,系统性
妊娠
胎儿发育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贫血与γ-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及红细胞生成素的相关性
红斑狼疮,系统性
贫血
γ-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红细胞生成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肿瘤坏死因子与HLA-DR基因关联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免疫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肿瘤坏死因子(TNF) HLA-DR
年,卷(期) 1999,(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免疫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2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93.24
字数 177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学标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 35 219 8.0 13.0
2 徐文严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11 144 6.0 11.0
3 费虹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学教研室 2 10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肿瘤坏死因子(TNF)
HLA-D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免疫学杂志
月刊
1000-484X
22-1126/R
大16开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12-8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0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402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