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河下游河道以游荡多变著称,河床演变具有典型的平面二维特征,本文分析了黄河下游河床横向变形的基本模式,认为河床的横向变形是由泥沙的侧向冲刷和河岸淘蚀综合作用的结果,数学模型中可通过这两种现象的分别模拟反映实际河岸的横向变化.引进土力学中有关河岸力学平衡的基本关系,结合河床演变计算的特点在数值方法上适当简化,提出了黄河下游河床横向变形的数值模拟方法,采用反映高含沙水流流动特性的基本方程组,用1977年典型高含沙水流洪水过程检验了模型计算多种含沙水流过程的适应性和模拟河床横向变形的可靠性.
推荐文章
黄河下游河床纵向与横向变形的数值模拟--Ⅰ二维混合模型的建立
黄河下游
滩岸冲刷
河床变形
河岸冲刷模型
二维混合模型
黄河下游河床纵向与横向变形的数值模拟--Ⅱ二维混合模型的应用
二维混合模型
滩岸冲刷
黄河下游
游荡型河段
近期黄河下游河床调整过程及特点
小浪底水库
黄河下游
河床调整
断面形态
平滩流量
河床稳定性
黄河下游游荡河段河床演变对河道整治的响应
河道整治
河床过程
游荡性河道
黄河下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下游河床平面变形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水利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黄河 平面变形 数值模拟
年,卷(期) 199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8
页数 分类号 TV14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59-9350.1999.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金池 41 519 12.0 21.0
2 万兆惠 2 4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93)
二级引证文献  (119)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199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7(1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0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河
平面变形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利学报
月刊
0559-9350
11-1882/TV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甲一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A座1156室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5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742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