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根据调查结果认为,由于水稻抛秧栽培避过或缩短早、晚稻秧田遇第一、三代三化螟卵的机会,致使第一、三代三化螟种群数量下降,从而降低第二、四代三化螟的发生量和为害程度.抛秧地区秧田和本田三化螟的药剂防治次数可以减少.
推荐文章
三化螟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三化螟
识别
为害
防治
安义县水稻三化螟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三化螟
发生特点
防治
安义县
水稻纹枯病及三化螟的防治
水稻
纹枯病
三化螟
防治
金寨县水稻三化螟的综合防治
水稻
三化螟
发生
防治
金寨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抛秧栽培技术推广对三化螟发生为害程度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
来源期刊 植保技术与推广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抛秧栽培 三化螟 发生为害程度 防治对策
年,卷(期) 1999,(5) 所属期刊栏目 病虫测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
页数 1页 分类号 S4
字数 18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820.1999.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艳梨 1 0 0.0 0.0
2 慕榕桐 1 0 0.0 0.0
3 邝潮基 1 0 0.0 0.0
4 司徒远宁 1 0 0.0 0.0
5 伍伟鹏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抛秧栽培
三化螟
发生为害程度
防治对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植保导刊
月刊
1672-6820
11-5173/S
大16开
北京麦子店街20号楼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5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2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