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各种常规钡餐方法的比较及早期胃癌(EGC)的征象分析,提高常规钡餐造影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对44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进行回顾性研究,重点对溃疡型进行研究,并与32例胃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良性溃疡对照.结果:EGC病例中X线发现异常的总阳性率95.5%,采用双对比像、粘膜像、充盈像、压迫像的阳性率分别为90.9%、81.8%、54.5%、56.8%;对病变及周围粘膜均能清晰显示并能提示或诊断为恶性的分别为36.4%、22.7%、20.5%、15.9%,EGC的X-线阳性或可疑阳性率为61.4%.恶性病变与良性溃疡比较分别如下:大小1.38cm(0.7~3.5cm)及0.7cm(0.4~1.5cm),P<0.05;溃疡深度平均3.45mm及5.47mm,P<0.01;底部或边缘出现颗粒状突起为78%及15%,P<0.05;周围粘膜不规则或中断、融合12例及2例,P>0.05.结论:双对比像与粘膜像能更多更清晰地发现病变,压迫像对胃下部前壁病变的显示很重要,应尽可能用4种检查方法对每一部位进行检查,以相互补充证实;溃疡相对大而浅及底部或边缘出现颗粒状突起对早期恶性病变有鉴别意义;不同于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之周围粘膜改变与良性溃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推荐文章
胃癌浆膜外侵犯CT征象分析
胃肿瘤
浆膜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双对比钡餐造影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双对比钡餐造影
早期胃癌
诊断
早期胃癌的内镜表现特点分析
胃肿瘤
胃镜检查
腔内超声检查
早期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期胃癌的常规钡餐检查方法及征象分析
来源期刊 放射学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诊断 放射
年,卷(期) 1999,(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22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313.1999.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孔庆珍 中国人民解放军466医院放射科 2 4 1.0 2.0
2 李小丘 中国人民解放军466医院放射科 2 4 1.0 2.0
3 曾勇 中国人民解放军466医院放射科 10 37 2.0 6.0
4 王锡国 山东省文登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 9 10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期胃癌
诊断
放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放射学实践
月刊
1000-0313
42-1208/R
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12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2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4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