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合成并表征了四-[邻(叔丁氧羰甘氨酸)氨基苯基]卟啉H2T(o-BocGly)APP(1)及其锌(Ⅱ)配合物ZnT(o-BocGly)APP(2).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测定了配合物2与6种咪唑类配体轴向配位反应的平衡常数,研究了它作为主体分子对咪唑类小分子的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各配体的缔合常数按K(Im)>K(2-CH3Im)>K(EMIn)>K(N-CH3Im)>K(2-HOCH2Im)>K(GMZ)的顺序依次减小.计算了卟啉的侧链取代基R与咪唑取代基R'的排斥作用能.测定了轴向配位反应的△rGm,△rHm 及△rSm,发现该反应是放热、熵减小的过程,该反应体系中存在焓熵补偿关系.实验发现,R是影响配合物2对咪唑客体识别能力的主要因素.
推荐文章
高效合成叔丁氧羰基氨基乙醛及其用于N-取代甘氨酸酯的合成
叔丁氧羰基氨基乙醛
N-(2-叔丁氧羰基-氨乙基)甘氨酸甲(乙)酯
高效合成
氨基卟啉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催化性能研究
氨基卟啉
锰配合物
合成
催化氧化
乙苯
新型苯并咪唑类配体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苯并咪唑
3-氯-6-(苯并咪唑-1-基)哒嗪
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荧光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邻(叔丁氧羰甘氨酸)氨基苯基]卟啉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对咪唑类配体的分子识别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四-[邻(叔丁氧羰甘氨酸)氨基苯基]卟啉锌 咪唑类配体 轴向配位反应 分子识别 排斥作用能
年,卷(期) 1999,(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9-1514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14.24
字数 28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1-0790.1999.10.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荣悌 南开大学化学系 49 344 10.0 16.0
2 王传忠 南开大学化学系 9 56 5.0 7.0
3 朱志昂 南开大学化学系 75 441 10.0 15.0
4 李瑛 南开大学化学系 36 325 9.0 16.0
5 阮文娟 南开大学化学系 64 352 10.0 12.0
6 严诗楷 南开大学化学系 2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邻(叔丁氧羰甘氨酸)氨基苯基]卟啉锌
咪唑类配体
轴向配位反应
分子识别
排斥作用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月刊
0251-0790
22-1131/O6
大16开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12-4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9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3391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