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在失血性休克状态下,下丘脑ACTH的变化.方法:实验用狗6只,将实验的狗做成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然后应用免疫组化法对下丘脑进行实验.结果:实验组在下丘脑弓状核、室旁核及视上核内发现有大量ACT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含有深染的棕色颗粒.结论:本实验证实了在急性失血导致休克的应激刺激下,下丘脑ACTH免疫反应阳性胞体大量增加,说明下丘脑ACTH也参与了机体的应激反应.
推荐文章
失血性休克后下丘脑室旁核内CRH和AVP基因转录的动态变化
失血性休克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血管加压素
基因转录
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相关因素研究
产后出血
失血性休克
相关因素
干预措施
失血性休克实验的教学体会
机能实验学
失血性休克
教学方法
创伤失血性休克小容量复苏进展
创伤
失血性休克
小容量
高渗
复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失血性休克对下丘脑内ACTH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ACTH 失血性休克 下丘脑
年,卷(期) 1999,(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38.34
字数 14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587X.1999.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振平 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2 3 1.0 1.0
2 李幼琼 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1 3 1.0 1.0
3 王健春 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1 3 1.0 1.0
4 量国军 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CTH
失血性休克
下丘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587X
22-1342/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
12-23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3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49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