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蓝藻是存在于富含氮、磷等无机营养物的淡水湖泊中的主要藻种,蓝藻的生长和水华的发生受水体理化、生物因素和气候的影响.某些种类的蓝藻产生毒素,受光照、温度和水质pH等因素影响.根据毒素的作用方式,可分为肝毒素(如微囊藻毒素)、神经毒素(如类毒素)、皮肤刺激物或其它毒素.其中肝毒素和神经毒素与供水水质有关.大部分肝毒素是微囊藻毒素MC,其中MC-LR最为常见.MC-LR在水中很稳定,可对抗极端的pH值和高达300℃的高温,水中MC-LR是通过自然降解和光合作用降解的.通过小鼠生物测试、ELISA、磷酸酶分析和HPLC等方法可分析水中毒素.MC-LR是一种极毒物质,小鼠经腹腔注射LD50约为25~150μg/kg,经口LD50是5000μg/kg,动物实验提示藻毒素有促癌作用.主要的人群暴露途径是饮水摄入,通过适当的水处理,人群暴露于微囊藻毒素一般<1.0μg/kg.WHO1998年推荐饮用水中总MC-LR(结合型+游离型)的浓度基准值为1μg/L.
推荐文章
稻鸭共育稻田水体藻类动态变化
稻鸭共育复合系统
藻类
密度
生物量
多样性
优势种
汾河太原段水体浮游藻类群落DCCA研究
DCCA
多样性指数
污染等级
汾河太原段
水体抗生素污染现状及藻类生态风险评价
抗生素
污染现状
去除
水环境
生态风险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体藻类污染与健康(一)
来源期刊 净水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蓝藻 毒素 肝毒素 神经毒素 微囊藻 MC-LR 分析 极毒 暴露基准值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U99
字数 41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177.2000.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惠刚 31 251 7.0 15.0
2 吴静 7 88 4.0 7.0
3 施玮 11 132 3.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76)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3)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蓝藻
毒素
肝毒素
神经毒素
微囊藻
MC-LR
分析
极毒
暴露基准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净水技术
月刊
1009-0177
31-1513/TQ
16开
上海市许昌路230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63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22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