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培矮64s、108s、N422s、LS2s等4个两系不育系为母本,以韩国籼、中国南方的早中籼(简称中国籼)、东北粳(分东北普通粳和粳杂恢复系)、华北粳、非洲粳、美国粳等6个生态型的47个育成品种为父本,按照NC-Ⅱ设计,配制188个组合.在所配的组合类型中,N422s/中国籼单株粒重最高,其次是N422s/韩国籼、培矮64s/东北粳、108s/中国籼,这些组合类型均为籼粳亚种间的组合,说明亚种间巨大的杂种优势.不同组合类型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表明,与中国南方的早中籼和韩国育成籼稻品种配组的F1在穗数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与东北粳杂恢复系、美国稻配组的F1在穗粒数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与非洲粳配组的F1在千粒重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华北粳在穗数和穗粒数上处于中间型,推测中国籼和韩国籼可能具有穗数上的优势基因,美国稻和东北粳具有粒数的优势基因,非洲粳具有粒重上的优势基因.比较4个不育系配组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发现,培矮64s在穗数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培矮64s、N422s和108s在穗粒数上均具有优势,而LS2s在千粒重上明显的优势.杂种优势与双亲籼粳分化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超亲优势与双亲的籼粳分化关系明显,且DNA上的差异与超亲优势的相关系数明显大于形态指数的差异与超亲优势间的相关系数,说明以双亲在基因组上的差异来研究或预测杂种优势要优于表型性状.分析优势组合类型和强优势组合双亲的形态指数和TDj值的差异发现,双亲要么在形态上籼粳分化差异较大,要么是在DNA上的籼粳分化的差异较大,要么是在形态和DNA上差异均大,说明无论是形态上籼粳分化的差异,还是基因组上籼粳分化的差异,都是杂种优势产生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