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项研究主要是通过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沥青质热解实验,研究热解温度对生物降解原油中生物标志物的恢复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40℃时,沥青质组分具有最大的产油率.另外,300℃之前,热解温度对沥青质热解产物中生物标志物的组成分布影响较小.因此,对于采用生物标志物恢复的方法来进行油/油对比时,300℃是沥青质热解实验较合适的温度.
推荐文章
热解温度和反应气氛对输送床煤快速热解的影响
热解
气氛
输送床
焦油
反应
合成气
温度对水葫芦热解特性的影响
水葫芦
热解
生物能源
热重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X射线衍射
扫描电子显微镜
热解温度及AAEM元素对生物质快速热解焦油的影响
生物质
快速热解
AAEM
Py-GC/MS
焦油
温度对铬革屑热解产物及特性的影响
铬革屑
热解
温度
产物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实验温度对沥青质热解的影响
来源期刊 石油实验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沥青质热解 实验温度 生物标志物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天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35
字数 28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112.2000.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耿安松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40 552 14.0 22.0
2 熊永强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8 501 13.0 21.0
3 傅家谟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153 4346 36.0 58.0
4 盛国英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152 4247 36.0 58.0
5 王春江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5 4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沥青质热解
实验温度
生物标志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实验地质
双月刊
1001-6112
32-1151/TE
大16开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2060号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0898
相关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