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杀虫单的极谱伏安行为.在0.2 mol/L HAc-NaAc底液中;杀虫单有一良好的还原峰,峰电位(Ep)在-0.94 V(vs,SCE);杀虫单浓度在3×10-3~5×10-5 mol/L范围内,峰高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 8.运用5×10-4 mol/L杀虫单进行6次平行实验,标准偏差为0.22%,该方法对杀虫单的添加回收率为98.81%~99.43%.实验证明该峰具有吸附性.提出了电极反应机理,包括杀虫单在汞电极上吸附以及完全不可逆的四电子还原过程,同时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杀虫单的各原子的净电荷以及Mulliken键级进行了计算,从理论上解释了杀虫单电化学还原机理.
推荐文章
含能配合物[Cd(CHZ)3](NO3)2的极谱伏安行为
分析化学
含能配合物
极谱伏安
镉离子
抗癌药物马蔺子素伏安行为及极谱催化波研究
马蔺子素
极谱催化波
半醌自由基
K2S2O8
西咪替丁的伏安吸附行为及其测定研究
西咪替丁
伏安行为
吸附行为
单扫示波极谱法
单扫描示波极谱测定豆类中的痕量钼
单扫描极谱法
茜素红S
络合吸附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杀虫单的极谱伏安行为
来源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杀虫单 极谱法 伏安法 还原机理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7
页数 3页 分类号 TQ453.26
字数 20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2030.2000.01.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修文 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 14 90 7.0 9.0
2 周钢 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 18 112 6.0 10.0
3 赵道远 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 21 209 9.0 14.0
4 杨明敏 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 44 400 10.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杀虫单
极谱法
伏安法
还原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030
32-1148/S
大16开
南京市卫岗1号
28-53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4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64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