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时残留晶体核的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地研究18例(18眼)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穿破时残留晶体核的处理结果。介绍低流量、低灌注、连续超声乳化法;注入高弹性粘弹性剂法;无灌注前段玻璃体切除(“干切”)等三种防止晶体核下沉的方法。随访12~24个月,平均18.2个月。 结果:除1例特殊患者外,均未发生核下沉,且均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随访时视力达到0.5者有15眼(83.3%)。手术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黄斑囊样水肿等。 结论:3种处理方法适应于不同类型的残留核的处理,且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眼科学报 2000;16:106-108。
推荐文章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后囊破裂
处理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囊膜破裂治疗18例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晶体植入 ,眼内
后囊膜破裂 ,眼/外科学
手术中并发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时残留晶体核的处理方法
来源期刊 眼科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发症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10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7
字数 27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4432.2000.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沙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 9 24 3.0 4.0
2 陈伟蓉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8 96 6.0 8.0
3 刘奕志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23 657 10.0 23.0
4 杨文辉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5 22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发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学报
季刊
1000-4432
44-1119/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先烈南路54号
46-30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4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