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合成针铁矿吸附磷酸根后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变化及其对锌次级吸附的研究结果表明,针铁矿吸附磷后,其电荷零点(PZC)和表面电位(φ0)下降,下降幅度随吸附磷量的提高而加大;pH5.50条件下,吸附磷量大于110 mmol·kg-1 时,表面电位符号发生逆转,由正变负.随着针铁矿吸附磷量的提高,针铁矿对锌的吸附容量和吸附能力相应增大;"S"型Zn-pH等温线明显地向低pH段漂移;针铁矿吸附同量锌时所需体系pH降低;相同pH条件下锌吸附量明显增大.文中讨论了磷吸附后增加针铁矿对锌次级吸附的可能机制.
推荐文章
硼吸附对针铁矿表面性质的影响
硼酸根吸附
针铁矿
H+吸附
比表面积
卟啉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卟啉
单体
低聚物
电化学性质
砷酸盐在针铁矿上的界面作用过程及磷酸盐竞争吸附影响的试验和模拟研究
砷酸盐
磷酸盐
界面作用
竞争吸附
吸附形态
针铁矿
扩散层模型
磷酸盐对土壤胶体和矿物表面吸附酸性磷酸酶的影响
磷酸盐
酸性磷酸酶
吸附
土壤胶体和矿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磷酸盐吸附对针铁矿表面电化学性质及锌次级吸附的影响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磷酸盐吸附 针铁矿 锌次级吸附 pH值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121
页数 4页 分类号 S153.2
字数 30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340.2000.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学垣 52 1757 23.0 41.0
2 刘凡 96 1556 22.0 34.0
3 介晓磊 128 2793 31.0 45.0
4 徐凤琳 2 46 2.0 2.0
5 周代华 1 1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36)
196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磷酸盐吸附
针铁矿
锌次级吸附
pH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340
41-1112/S
大16开
郑州文化路95号
36-132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5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