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紫外双波长光度法可以消除苯酚和苯胺的相互干扰,实现水中酚类和苯胺类物质的同时测定,所采用的双波长对为209.0~239.8nm和230.0~253.5nm,水样的pH值应控制在6.6±0.2.水中K+,Na+,Ca2+,Mg2+,Cl-和OH-的浓度低于200mg/L时不干扰酚类与苯胺类物质的测定,油类物质的干扰可通过萃取法消除.紫外双波长光度法测定酚类物质的线性范围为0~20mg/L,检出极限为0.05mg/L;测定苯胺类物质的线性范围为0~12mg/L,检出极限为0.007mg/L.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实验和合成水样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4.93%,且操作简便、测试准确,可满足微量酚类和苯胺类物质的测定要求.
推荐文章
油田污水中酚类污染物的测定--荧光光度法
油田污水
污染物
酚类
荧光光度法
紫外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的研究
紫外分光光度法
挥发酚
测定
乙醚
误差
干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紫外双波长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酚类和苯胺类物质
来源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紫外双波长光度法 酚类物质 苯胺类物质 测定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57.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870.2000.03.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丽 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8 296 10.0 17.0
2 李美蓉 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0 137 7.0 10.0
3 袁存光 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5 281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紫外双波长光度法
酚类物质
苯胺类物质
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5005
37-1441/TE
大16开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1959-10-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51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