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稀土化合物硝酸镧、硫酸铈铵、硝酸亚铈处理悬浮培养的红豆杉细胞,对八个非外泌型细胞株进行了研究.它们的紫杉醇产量在0.05~15.44 mg/L之间,释放率在0%~27%之间不同的细胞株对不同稀土化合物的响应是不同的.除TN、NF细胞株紫杉醇产量有所下降外,其他细胞株均表现紫杉醇的产量不同程度的提高;E2细胞株对稀土元素的促渗透作用不敏感.硝酸镧、硫酸铈铵、硝酸亚铈三种稀土化合物中,硝酸亚铈对D4、TN、TF2、NF、E2、E2B细胞都有显著的促紫杉醇释放的作用,同时硝酸亚铈还明显促进了T1、TD5、E2、E2B细胞的产紫杉醇能力,使培养物中紫杉醇的含量大幅度提高.因而,硝酸亚铈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悬浮培养红豆杉细胞中紫杉醇生产与渗透释放的代谢调节剂.
推荐文章
红豆杉植株紫杉醇含量研究进展(综述)
红豆杉
紫杉醇
影响因子
内生真菌培养液对东北红豆杉细胞生长及紫杉醇合成的影响
内生真菌
美丽镰刀菌
紫杉醇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东北红豆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稀土化合物对悬浮培养红豆杉细胞紫杉醇生产和释放的影响
来源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紫杉醇 稀土化合物 细胞悬浮培养 紫杉醇释放
年,卷(期) 200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1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4
字数 25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880.2000.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梅兴国 华中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6 458 13.0 21.0
2 田朝霞 华中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 20 1.0 1.0
3 王传贵 华中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48 2.0 2.0
4 韩鲲 华中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 2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17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6(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4(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5(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紫杉醇
稀土化合物
细胞悬浮培养
紫杉醇释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月刊
1001-6880
51-1335/Q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6号
62-10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04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