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NOPD中微小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以两端自由的等截面梁为研究对象,采用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多颗粒垂直冲击减振理论模型.进一步对颗粒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到了梁受到多颗粒冲击时的振动响应,籍此研究多颗粒的冲击减振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多颗粒垂直冲击时对其活动间隙值不敏感,在较大的范围内仍然有较好的减振效果,而且不会出现单冲体间隙选择不当增大系统振幅的现象.对梁中高频段(2500~6000Hz)模态的减振效果明显高于低频段(2500Hz以下)的模态,这说明多颗粒垂直冲击对系统中高频段的振动有更好的抑制作用.
推荐文章
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的散体元模型
微颗粒阻尼
散体元法
振动
颗粒阻尼线性离散元模型参数的选取方法
颗粒阻尼
离散元
参数选取
线性模型
冲击引发Ti-Si活性粉体反应过程研究
活性粉体
冲击
燃烧
高速相机
速度
颗粒阻尼测试及其DMA测试盒研究
DMA
颗粒
测试盒
损耗因子
复合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粉体阻尼的多颗粒冲击模型及其仿真研究
来源期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英文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冲击阻尼 振动吸收 数值仿真 多颗粒冲击 粉体阻尼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与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4-129
页数 6页 分类号 TP3
字数 610字 语种 英文
DOI 10.3969/j.issn.1005-1120.2000.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协清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77 1190 20.0 29.0
2 陶宝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65 901 17.0 27.0
3 徐志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40 304 9.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冲击阻尼
振动吸收
数值仿真
多颗粒冲击
粉体阻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1005-1120
32-1389/V
大16开
南京市御道街29号1016信箱
1982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54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54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