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据岩石组合、基本层序特征,结合生物化石鉴定和同位素测年结果,红柳河地区海西期物质建造由红柳河群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建造和陆相磨拉石建造组成,主期变形形成主干褶皱--红柳河向斜及伴生构造,变形机制为纵弯褶皱作用兼具一定压扁特点,总挤压收缩率达40%~70%,反映了造山后强烈陆内收缩变形特点.构造演化时限为356~256 Ma.
推荐文章
红柳河气温与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红柳河
气温
降水
气候变化特征
红柳河210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塔里木板块
金窝子
单斜构造
金矿床
东天山红柳河地区海西期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环境
花岗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红柳河地区
海西期
东天山
新甘交界北山地区早二叠世红柳河群的建立
早二叠世
岩石地层单位
红柳河群
甘肃北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新交界红柳河地区海西期构造演化特征
来源期刊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甘新交界 红柳河 海西期 构造演化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矿产勘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P54
字数 42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561.2000.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福生 石油大学地科系 9 159 6.0 9.0
2 王涛 西安工程学院资源与材料工程系 9 98 4.0 9.0
3 李伍平 西安工程学院资源与材料工程系 2 7 1.0 2.0
4 李金宝 西安工程学院资源与材料工程系 2 9 2.0 2.0
5 康旭 西安工程学院资源与材料工程系 2 9 2.0 2.0
6 王春英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46)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新交界
红柳河
海西期
构造演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双月刊
1672-6561
61-1423/P
大16开
西安市南二环中段长安大学内
52-280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2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90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