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甘肃河西半荒漠地区建植绿洲人工草地对6种混播牧草群落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播组合T6(无芒雀麦-紫花苜蓿型)和T5(紫花苜蓿-草地早熟禾型)在群落稳定性及抗杂草的竞争力等方面表现均佳.在水热条件适宜情况下刈割频率为4~5次/年.T6的全年牧草产量可达126.9 t/hm2,根积累量232.6 t/hm2.茎叶比为1.09.叶面积指数7.0.通径分析表明,叶面积指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决定系数0.859 5).通过草地植物多样性保护、控制叶面积指数和维持草地营养平衡等调控措施,可使群落获得较高的稳定性.群落的多样性指数(y)与均匀度指数(x)相关极显著(r=0.718 4,P<0.01).
推荐文章
黄土高原半干旱荒漠地区盐碱地优良豆科牧草适应性评价
黄土高原
半干旱荒漠
盐碱地
适应性评价
宁夏绿洲禾豆牧草混播组合及其比例效应
牧草
混播
产量
竞争力
宁夏中部干旱带
河西荒漠地区铺设改性荒漠砂枸杞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枸杞
荒漠地区
改性荒漠砂
栽培技术
干旱荒漠地区固沙植物及抗旱造林技术试验
干旱荒漠
固沙植物
抗旱造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半荒漠地区绿洲混播牧草
来源期刊 草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半荒漠地区 混播牧草 群落稳定性 调控机制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S289
字数 51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4-5759.2000.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符义坤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工程系 10 211 7.0 10.0
2 李阳春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工程系 24 485 13.0 22.0
3 石永红 1 8 1.0 1.0
4 张景雨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工程系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4)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半荒漠地区
混播牧草
群落稳定性
调控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草业学报
月刊
1004-5759
62-1105/S
大16开
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兰州市61号信箱)
54-84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139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