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概述了国内外再生稻研究与生产现状,分析了其在生产上的利用优势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用培两优500作中稻进行了蓄留再生试验.结果表明,培两优500中稻加再生稻产量达12 082.5 kg/hm2,实际产量已达双季稻的全年产量水平,比汕优63(对照)增产37.5%,米质明显优于对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水稻
机收
再生稻
高产技术
吉林省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业供给侧改革
粮食种植结构
吉林
蓄留再生稻技术
再生稻
作用
蓄留技术
蔬菜生产和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蔬菜生产
种植结构
结构调整
影响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粮食结构调整的一种理想种植方式--中稻蓄留再生
来源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中稻蓄留再生 再生稻 种植模式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水稻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0-162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1.3+2
字数 21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7-1032.2000.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文邦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45 749 15.0 26.0
2 陈立云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156 2992 30.0 46.0
3 肖应辉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96 1490 22.0 3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96)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5(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3(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6(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8(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9(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稻蓄留再生
再生稻
种植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7-1032
43-1257/S
大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湖南农业大学内
42-157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06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