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空腔内纯三维辐射传热和大速差射流燃烧室内三维湍流回流气体燃烧和煤粉燃烧,对其中辐射传热分别采用离散坐标模型和热流模型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模拟结果表明,两种模型所得到的温度分布在趋势上类似,而在定量上有差别.对纯辐射传热模拟,与区域法的精确数据对比表明,离散坐标模型的结果更合理.对燃烧的模拟结果是,离散坐标模型所得的气体温度要高于热流模型的相应值,亦即热流法低估了气体温度和壁面热流.二者所得到的速度场差别不大,计算时间大体相仿.这表明,今后四角喷燃炉内流动和煤粉燃烧的模拟应当采用离散坐标辐射传热模型.
推荐文章
用双流体-轨道模型模拟四角喷燃模型炉内三维湍流两相流动和煤粉燃烧
双流体-轨道模型
湍流两相流动
煤粉燃烧
四角喷燃炉
高炉三维气固湍流和煤粉燃烧过程数值模拟
高炉风口回旋区
湍流
气固两相流
煤粉燃烧
数值模拟
三维辐射应力引起的海底回流垂向分布
波浪
波浪辐射应力
海底回流
POM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维湍流回流气相和煤粉燃烧辐射传热离散坐标模型和热流模型比较
来源期刊 燃烧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燃烧 辐射传热 离散坐标模型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224.1+3
字数 8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8740.2000.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健 清华大学力学系 119 1710 21.0 38.0
2 周力行 清华大学力学系 147 1563 19.0 33.0
3 李力 清华大学力学系 26 310 10.0 17.0
4 李荣先 清华大学力学系 37 613 16.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3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4(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6(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7(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9(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2(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燃烧
辐射传热
离散坐标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烧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6-8740
12-1240/TK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天津大学校内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1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