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子氢的红外振动发射线是显现年轻星质量外流的重要谱线之一。自Gautier等人1976年在猎户座发现年轻星质量外流的分子氢发射开始,人们在银河系内几乎所有的恒星形成区都发现了这种线发射。研究表明,分子氢发射与年轻星周围的其它活动现象(如分子外流和光学喷流)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红外和光学喷流代表了年轻星剧烈活动的两个侧面,是喷流与周围介质相互作用强弱不同的表现,这种作用还拖带周围介质,产生分子外流。光学、红外喷流和分子外流组成了恒星形成区壮观的景象,它们是恒星形成活动的重要标志。 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年轻星外流活动现象的观测越来越丰富和详细,使人们对这种现象的本质越来越了解。在20世纪90年代NICMOS等大阵列红外探测器投入使用后,红外成像观测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在70个左右的区域里发现了H2发射,这一数字还在迅速增加。今后的研究主要可能向两个方向发展。其一是高分辨观测,进一步了解H2发射的结构以及与光学喷流和分子外流之间的关系;其二是巡天观测,了解银河系内的恒星形成区H2发射的大尺度结构和恒星形成的统计分布规律
推荐文章
年轻星天体的质量
恒星形成
年轻星天体
赫罗图
天体测量星表与巡天观测的进展
天体测量学
星表
巡天观测
近红外光谱成像分析技术的应用进展
近红外图像
化学计量学
进展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在肾脏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荧光显像
近红外
肾脏手术
肿瘤
肾脏移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年轻星天体喷流的近红外成像观测进展
来源期刊 天文学进展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恒星 形成-星际介质-技术 红外观测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述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0-335
页数 16页 分类号 P144|P141.91
字数 86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349.2000.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 6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恒星
形成-星际介质-技术
红外观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文学进展
季刊
1000-8349
31-1340/P
16开
上海市徐汇区南丹路80号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6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