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常温、0~80 kPa下,测定了C2H4、CO2和O2气体在两种吸附剂上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速率曲线.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吸附剂,利用吸附平衡性质难以吸附脱除C2H4中的CO2和O2;但在炭分子筛吸附剂上,在吸附的最初阶段(0~2 min内),CO2和O2的吸附量均大于C2H4的吸附量,可利用CO2和O2与C2H4气体之间吸附速率的差异,控制较短的吸附时间,吸附脱除C2H4中的CO2和O2,回收C2H4.在双塔变压吸附分离装置上,考察了变压吸附条件对吸附分离效果的影响.
推荐文章
煤吸附CO2、O2和N2的能力与竞争性差异
电厂烟气
静电能
吸附选择性
竞争吸附
聚砜中空纤维膜去除气流中的CO2、H2O和O2
聚砜中空纤维膜
脱除率
传质系数
渗透系数
O2/CO2气氛下CO2和H2O气化反应对煤及煤焦燃烧特性的影响
富氧燃烧
CO2气化
H2O气化
燃烧特性
表观活化能
O2/CO2气氛下煤中汞的释放特性
O2/CO2气氛
燃烧
汞释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变压吸附脱除乙烯中的CO2和O2
来源期刊 石油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变压吸附 乙烯回收 分离
年,卷(期) 200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4-57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028.1+5
字数 20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8144.2000.08.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金渠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122 1342 19.0 29.0
2 李德伏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5 154 5.0 5.0
3 鲍钟英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变压吸附
乙烯回收
分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化工
月刊
1000-8144
11-2361/TQ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4号(北京1442信箱)
2-40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0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