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西武夷地区的加里东花岗岩划分为早奥陶世麻姑山超单元、中晚奥陶世付坊超单元、中晚志留世棠阴超单元和晚志留世鹅婆超单元,它们构成武夷山超单元组合(序列).分别与剪切深熔作用有关的花岗质片麻岩、俯冲熔融作用的浅色花岗岩、伸展热隆作用的混合花岗岩和走滑作用的正长花岗岩,产生于加里东造山旋回的碰撞前期-主碰撞期-主碰撞后-同碰撞的后期.由此反演出区内的加里东造山作用过程是早期挤压-主期挤压-有限伸展-区域走滑的4阶段模式.
推荐文章
华夏地块加里东期构造事件:两类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制约
华夏地块
加里东期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
构造演化
福建政和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的厘定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武夷山
加里东运动
花岗岩
政和
林屯岩体
富美岩体
柴北缘-东昆仑地区造山型金矿床的Ar-Ar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地球化学
Ar-Ar测年
造山型金矿床
复合造山作用
柴北缘-东昆仑
初论"泛华夏造山作用"与加里东和泛非造山作用的对比
泛华夏造山作用
泛非造山作用
加里东造山作用
含义及特点
对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武夷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与造山过程
来源期刊 中国区域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加里东期 花岗岩 造山过程 武夷山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区调成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4-349
页数 6页 分类号 P588.12
字数 46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00.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群安 42 618 15.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148)
二级引证文献  (415)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2(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3(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4(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5(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0)
2016(5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7)
2017(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3)
2018(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9(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20(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加里东期
花岗岩
造山过程
武夷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