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国产菊科特有属毛冠菊属的花粉形态和结构进行了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观察和研究。该属的花粉可以分为圆球形、扁球形和长球形三种类型。种之间的花粉差异主要表现在大小、形状和外壁纹饰的细微变化等方面。与紫菀族、千里光族和旋覆花族三个族的代表种的花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其它生物演化证据,可得到以下结论:(1)支持Hand-Mazzetti的分类意见,毛冠菊属应归于紫菀族中;(2)毛冠菊属的花粉可划分为圆球形、扁球形和长球形三种类型,其中圆球形占多数,并且是较原始的类型,由此演变成其它两种形状的花粉;(3)根据花粉由近球形到长球形或扁球形的演化趋势,赞成传统形态分类将Nannoglottis gynura归于较原始的类群-狭苞组的分类处理。
推荐文章
中国栎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壳斗科
栎属
花粉形态
系统学
三种翅果菊属植物的形态变异及其分类学意义
翅果菊属
形态变异
分类学价值
木瓜属及其近缘属的花粉形态及系统学意义
木瓜属
贴梗海棠属
榅桲属
花粉形态
系统学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毛冠菊属的花粉形态和结构及其系统学意义
来源期刊 微体古生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菊科紫菀族毛冠菊属花粉形态和结构系统位置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8-23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Q91
字数 4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674.2000.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小平 安徽师范大学生物学系 161 2027 23.0 3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菊科紫菀族毛冠菊属花粉形态和结构系统位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体古生物学报
季刊
1000-0674
32-1189/Q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4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