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储层流动单元是指影响流体流动的岩性和岩石物理性质在内部相似,在垂向上和横向上连续的储集带,它是基于油藏数值模拟的目的提出的,对于油气田开发,特别是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目前国内外对流动单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索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笔者在研究各种划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最简单的划分方法,该方法可直接从测井解释成果图上读取数据,求出存储系数和渗流系数,通过聚类分析划分出流动单元.该方法虽有不足,但简便易行,且在单一沉积微相中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推荐文章
基于WT与LSSVM的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流动单元
测井曲线
流动带指数
小波变换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决策树
参数敏感性
鄂尔多斯盆地富昌油田延长组长6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及特征
流动层带指标
流动单元
岩石物理特征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锦45块储层流动单元
锦45块油田
储层流动单元
聚类分析
BP网络技术
模糊综合判别
油田
大庆油田萨中地区原油集输系统优化
大庆油田
地面工程
原油集输
系统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庆油田萨中地区葡121层储层流动单元的初步划分
来源期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储层流动单元 存储系数 渗流系数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22.2
字数 24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3850.2000.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立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7 157 5.0 7.0
2 李凤娟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 9 1.0 1.0
3 马小刚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53 2.0 2.0
4 闫建萍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1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5(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7(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08(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0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储层流动单元
存储系数
渗流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季刊
1009-3850
51-1593/P
16开
四川成都一环路北三段2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