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199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荷兰物理学家霍夫特(Gerardus't Hooft)和费尔特曼(M.J.G.Veltman),以表彰他们在"澄清电弱相互作用量子结构"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具体地讲,他们把当代粒子物理理论放在一个更为坚实的数学基础之上,从而使物理精确可观测量可以从理论上精确计算,欧洲和美国实验室的加速器验证了这些精确计算的结果.这方面的一个实验验证理论预言的突出例子是,早在1995年美国费米实验室直接发现顶夸克的前几年,利用霍夫特和费尔特曼的方法,以及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数据,人们已经精确预言了它的质量.
推荐文章
量子世界不再“与世隔绝”——解读201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
世界
美国科学家
解读
隔绝
量子
诺贝尔文学奖
科罗拉多大学
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及其应用——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评述
诺贝尔奖
物理
巨磁电阻效应
信息技术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重力测量——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评介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
重力测量
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8年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学科报告
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
项目评审
资助成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当代粒子物理学
来源期刊 科学(重庆) 学科
关键词 粒子物理 标准模型 电弱相互作用 希格斯拉子 诺贝尔物理学奖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贮存·检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5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守华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粒子物理
标准模型
电弱相互作用
希格斯拉子
诺贝尔物理学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重庆)
月刊
1002-1299
50-1073/N
重庆市渝中区胜利路132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