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北大西洋由低纬度到高纬度的深海钻探和大洋钻探计划664 、659、608、609、610共5个站位中的上新世以来钙质超微化石组合演变历史进行了研究.该化石组合的主要分子为Reticulofenestra和Gephyrocapsa属的一些种类,以及Pseudo emiliania lacunosa和Emiliania huxleyi两种.通过对该化石组合的定量分析,识别出该化石组合自上新世至全新世的8个演化阶段.每一阶段的超微化石组合都具有独自的特征优势分子以及相应的地理差异.老优势种不断被新兴的优势种所取代,上新世的Reti culofenestra被第四纪的Gephyrocapsa所替换,Emiliania huxleyi是现代海洋超微浮游生物的优势种.第四纪超微化石组合演化的特点还在于,其优势种由P.lacuno sa与Gephyrocapsa属中一些种的频繁交替取代,并显示出比上新世化石组合明显加快的演化速度.根据这些变化可推知该组合的演变过程:在上新世期间,由中新世延续来的分子(如Reticulofenestra,Discoaster和Sphenolithus属)的逐渐衰退和上新世新生分子 (如P.lacunosa种和Gephyrocapsa属)的逐渐兴起,以及第四纪Gephyrocapsa 属内的迅速演化.这些演化过程导致了该化石组合的主要成分随时间迁移而不断更新.由组合中不同优势种及常见分子生态习性的不同而形成的各演化阶段的生物地理差异也可明显识别.在早上新世,Discoaster和Sphenolithus为低纬度地区常见种类,而R.producte lla为高纬度地区常见类别.晚更新世期间,G.margereli和G.oceanica为热带和亚热带优势种,而G.caribbeanica为过渡带地区绝对优势种.该化石组合在第四纪几个阶段中优势种在南北站位的显著差异则指示了当时北大西洋高、低纬度地区之间不同的古海洋环境.
推荐文章
北大西洋涛动变率研究进展
北大西洋涛动(NAO)
变率
NAO序列
热带北大西洋模态年际变率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热带北大西洋模态
年际变率
海气相互作用
北大西洋船舶航线选择
北大西洋
航线选择
气象导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新世以来东北北大西洋钙质超微化石组合的演变
来源期刊 现代地质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钙质超微化石 演化 北大西洋 上新世 第四纪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微体古生物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7-254
页数 8页 分类号 Q913.1
字数 37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527.2000.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新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 49 855 18.0 2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钙质超微化石
演化
北大西洋
上新世
第四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地质
双月刊
1000-8527
11-2035/P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
18-1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