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实验介质为水,所用的添加剂为2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酰胺(简称PAM)和表面活性剂十八烷胺(简称ODA),在溶液质量流率为30.37~188.31 kg/(m2·s).此外,在热通量为15~47kW/m2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添加剂稀溶液在垂直铜管内的流动沸腾传热情况,以双机理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相应的流动沸腾传热模型.结果表明,用此模型方程计算流动沸腾传热系数,与实验值相比其误差在15%左右.
推荐文章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池热核沸腾传热的试验研究
表面活性剂
池沸腾
相对分子质量
电离特性
浊点
EO 基团
添加剂对乙二醇水溶液沸腾传热的研究
沸腾传热
传热强化
乙醇
乙二醇
添加剂
化肥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磷流动特征研究
磷资源
磷流动
磷利用效率
物质流分析
NUFER模型
磷化工企业
针状电极作用下的微细通道流动沸腾传热
微细通道
电场
流动沸腾
针状电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添加剂稀溶液的流动沸腾传热模型
来源期刊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流动沸腾 传热 模型 添加剂
年,卷(期) 2000,(5) 所属期刊栏目 选矿·冶金·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3-4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021
字数 18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207.2000.05.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邱运仁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2 470 13.0 20.0
2 陈卫萍 南大学学报编辑部 1 2 1.0 1.0
3 思勤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动沸腾
传热
模型
添加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2-7207
43-1426/N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校内
42-19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1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912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