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可分为两个时期5个阶段,即中生代、新生代时期和挤压、初裂、强裂、萎缩、余动阶段.兰聊断裂带油气圈闭类型多,根据油气地质特征、圈闭所处位置、遮挡条件和产状等,可分为鼻状构造和半背斜构造、上翘物性遮挡岩性圈闭、潜山圈闭、礁体圈闭、地层不整合圈闭、地层超覆圈闭、古河道岩性圈闭及推覆构造圈闭8种类型,而油源丰富、油气运移条件好、通道多及水下扇砂体和构造控制则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因素.
推荐文章
东濮凹陷文东斜坡带油气成藏规律及滚动勘探实践
文东斜坡带
成藏规律
构造-岩性油气藏
东濮-莘县凹陷兰聊断裂活动及对沉积的控制
储层地质
沉积体系
东濮凹陷
莘县凹陷
兰聊断裂
濮阳台聊兰断裂带地震反射波分析
聊兰断裂带
震相特征
反射波
濮阳台
东濮凹陷文70断裂带构造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东濮凹陷
文70断裂带
构造特征
地震解释
油气成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
来源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构造演化 圈闭类型 油气控制因素 兰聊断裂带 东濮凹陷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空间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0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18.130.2
字数 31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985.2000.0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亚敏 2 48 2.0 2.0
2 吕延仓 1 36 1.0 1.0
3 徐林丽 1 36 1.0 1.0
4 王世坤 1 36 1.0 1.0
5 邹森林 2 45 2.0 2.0
6 宋静 2 105 2.0 2.0
7 王婧韫 2 4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182)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1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7(2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08(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0(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2(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3(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构造演化
圈闭类型
油气控制因素
兰聊断裂带
东濮凹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双月刊
0253-9985
11-4820/TE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7号北京奥运大厦中石化1206
82-28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0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