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林业科学研究       
摘要:
为确定湿地松、火炬松工业用材林的适宜初植密度,在中、北亚热带地区5个地点营建了试验林.依据6~7 a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初植密度对林分个体生长、群体发育、形质和材性等因子的影响,和不同密度下由于林分发育进程的不同所产生的生长因子的变化.综合分析生长和经济因素,提出了我国中、北亚热带地区两个工业用材林树种的初植密度模式.6~7年生时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各试点不同密度间大多差异显著,单位面积蓄积随密度加大而增加,小径材实际出材量以中密度为大.高密度林分个体分化加剧,现时间伐则属非商业性作业,且高密度林分造林成本较高.由于树种习性差异,相同条件下湿地松林分密度应大于火炬松.建议湿地松中小径建筑材和纸浆材的造林密度为1 667~2 000株·hm-2,火炬松为1 111~1 667株·hm-2.
推荐文章
火炬松与湿地松染色体的荧光带型
火炬松
湿地松
荧光带型
湿地松纸浆材林造林密度试验研究
湿地松
纸浆材林
初植密度
连江县湿地松人工林造林密度试验
湿地松
造林密度
树高
胸径
生物量
火炬松与马尾松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火炬松
马尾松
混交造林
生长量比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湿地松、火炬松工业用材林造林密度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湿地松 火炬松 工业用材林 初植密度 林分发育 经济分析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7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725.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1498.2000.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童方平 106 1192 19.0 28.0
2 姜景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89 1320 22.0 30.0
3 刘光正 39 164 7.0 9.0
4 虞沐奎 10 150 6.0 10.0
5 胡世才 1 1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6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湿地松
火炬松
工业用材林
初植密度
林分发育
经济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林业科学研究
双月刊
1001-1498
11-1221/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路万寿山后林科院
198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46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