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跟踪用直接聚合法制备可溶的聚对苯乙炔衍生物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反应仍然经历了生成前聚物的过程.控制反应条件使聚合反应首先生成前聚物,在前聚物烯化反应阶段加入起增溶作用的长链醇,得到了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的、主链中含非共轭链段的聚对苯乙炔衍生物.用该聚合物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在5-6 V电压驱动下发光,发光峰位于580 nm左右.
推荐文章
可溶性聚合物薄膜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
电致发光
聚合物
能级理论
烷氧取代聚对苯乙炔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性能
PPV
脱氯化氢反应
合成
电致发光
器件
可溶性不对称烷氧基取代聚对苯乙炔衍生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不对称烷氧基取代聚对苯乙炔
热稳定性
光致发光
荧光寿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溶性聚对苯乙炔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性能
来源期刊 功能高分子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聚对苯乙炔衍生物 电致发光 效率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3
字数 28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9357.2000.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敏钊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研究所 48 315 10.0 15.0
2 张青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研究所 71 654 14.0 24.0
3 龚斌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研究所 2 4 2.0 2.0
4 黄德音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研究所 59 584 12.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对苯乙炔衍生物
电致发光
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功能高分子学报
双月刊
1008-9357
31-1633/O6
大16开
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4-629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97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