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粉煤与污泥共混压制型煤的方法,以实现污泥的洁净化、能源化处理.研究了不同成型条件,如成型压力、水份、不同污泥及混合比例等对污泥型煤性质的影响,并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制备污泥型煤的优化工艺,给出了污泥与煤共成型的机理模型.结果表明,污泥添加的比例为20~30%之间,成型压力高于20MPa时,型煤的抗压强度高于添加10%黄泥所制型煤的强度.由此得出污泥完全可以代替黄泥;污泥型煤的热值高于黄泥型煤,而且型煤的热值与污泥的种类有关.
推荐文章
利用焦油渣和生化污泥制型煤配煤炼焦的试验研究及应用
型煤
焦化危废物
焦油渣
生化污泥
配煤炼焦
无害化处理
超声波技术处理含油污泥研究进展
超声波
含油污泥
方法
固定化污泥处理废水的研究
固定化污泥
水处理
富营养化
海藻酸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污泥型煤技术处理污泥的基础研究Ⅰ. 制备废水污泥型煤工艺条件的研究
来源期刊 燃料化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污泥 污泥型煤
年,卷(期) 200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9-453
页数 5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40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2409.2000.05.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保庆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137 2920 33.0 43.0
2 陈勇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252 4136 36.0 53.0
3 吴创之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74 3853 34.0 54.0
4 李海滨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116 2422 23.0 45.0
5 田福军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6 73 4.0 6.0
6 杨雪莲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8 235 7.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污泥
污泥型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料化学学报
月刊
0253-2409
14-1140/TQ
大16开
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太原165信箱)
22-5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0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21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