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俄罗斯人有机会全面了解中国文化,始自"尼布楚条约"签定后不久。清雍正五年(1727年),随着两国经贸联系的加强,彼得大帝曾派4名僧侣前来中国学习汉语。清政府专门设立俄罗斯馆予以接纳,拉开了两国文化联系的序幕。19世纪初,有一位东正教的领班比丘林(僧名雅金夫)曾在中国一住就是13年,对中国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翻译了《三字经》、编撰了《中国志》、撰写了《汉语语法》,因而被世界公认为首屈一指的汉学家。他奠定了俄罗斯汉
推荐文章
探析俄罗斯体育赛事与国家形象展示的差异
冬奥会
世界杯
国家形象
文化符号
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俄罗斯沙棘×中国沙棘光合特性及影响因子
中国沙棘
俄罗斯沙棘
俄罗斯沙棘×中国沙棘
光合特性
植物因子
环境因子
俄罗斯测井技术的优势及在中国的应用
俄罗斯
测井技术
综述
电磁波
水泥胶结
核磁共振
中国和俄罗斯管道壁厚计算方法差异研究
管道壁厚
标准
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
钢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形象在沙皇俄罗斯
来源期刊 世纪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页数 3页 分类号 K51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纪
双月刊
1005-4715
31-1654/K
大16开
上海市思南路41号
4-557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70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4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