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现代遗传育种理论为依据,以豫州褐蛋鸡配套系为素材,研究了豫州褐蛋鸡育种中羽色自别雌雄准确率下降的原因和解决措施.研究表明:配套系后代雏鸡出现多种不纯羽色类型的分离现象,直接导致了羽色自别雌雄准确率下降;造成雏鸡羽色类型分离的主要原因是白羽内含有大量红锈羽母本的基因类型.亲本的羽色类型对群体的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均无显著影响,在育种工作中,为提高雏鸡自别雌雄准确率,可以大胆淘汰含有红锈羽的亲本,严格选育.试验表明:选育后雏鸡自别雌雄准确率达98%以上,比选育前提高7.9个百分点,达到了世界著名蛋鸡种同类水平.
推荐文章
豫州褐壳蛋鸡羽色自别雌雄规律的研究
豫州褐蛋鸡
羽色自别雌雄
羽色类型
褐壳蛋鸡品种介绍
褐壳蛋鸡
品种介绍
产蛋高峰期
自别雌雄
商品代
育成率
杂交鸡
周龄
崇仁麻鸡快、慢羽纯系选育及自别雌雄的研究
崇仁麻鸡
羽速基因
自别雌雄
纯系选育
肉土鸡双自别雌雄研究
胫色
羽速
自别雌雄
肉土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豫州褐蛋鸡羽色自别雌雄准确率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期刊 畜牧兽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蛋鸡 自别雌雄
年,卷(期) 200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0-405
页数 6页 分类号 S831.3
字数 3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366-6964.2000.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康相涛 197 1360 17.0 27.0
2 赵改名 202 1659 20.0 34.0
3 黄艳群 67 338 10.0 13.0
4 李明 76 525 11.0 19.0
5 王彦彬 40 281 9.0 15.0
6 宋素芳 1 10 1.0 1.0
7 白献晓 1 10 1.0 1.0
8 睢富根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9)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蛋鸡
自别雌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畜牧兽医学报
月刊
0366-6964
11-1985/S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82-453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0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628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