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BDE/CuCl催化的苯乙烯聚合体系中, 无论采用何种聚合方式, 加大催化剂的用量(摩尔比St:CuCl = 25~2.5:1)都可以得到高熔融温度的聚苯乙烯(Tm = 170~285℃). X射线衍射及DSC分析证明产物有部分结晶性, 说明其链结构有一定的规整性. 1H NMR及13C NMR表征证明聚合物的立体结构中间规含量高出无规聚苯乙烯约5%. 根据配位自由基笼的理论, 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可能使聚合过程中自由基和中心金属离子Cu处于更紧密的配位状态, 从而使单体的配位自由基聚合呈现一定的定向性.
推荐文章
稀土催化苯乙烯配位聚合制备富含间规聚苯乙烯
催化剂
聚苯乙烯
聚合
间规度
动力学
苯甲酰基化聚苯乙烯的合成和表征
合成
苯甲酰基化
聚苯乙烯
光降解
腙化反应
聚苯乙烯树脂催化羟醛缩合研究进展
聚苯乙烯
羟醛缩合
聚合物负载
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的合成
分散聚合
单分散
交联聚苯乙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DE/CuCl催化体系中高熔融温度聚苯乙烯的合成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B辑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聚苯乙烯 "活性"/可控聚合 二甲氨基双乙基醚
年,卷(期) 200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9-573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
字数 28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9240.2000.06.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应圣康 华东理工大学活性聚合实验室 37 723 17.0 26.0
2 万小龙 华东理工大学活性聚合实验室 11 199 9.0 11.0
3 刘燕飞 华东理工大学活性聚合实验室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苯乙烯
"活性"/可控聚合
二甲氨基双乙基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化学)
月刊
1674-7224
11-5838/O6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3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00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