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地震研究       
摘要:
指出前人在研究腾冲地热时的工作模式及其工作结果,大多数只能反映腾冲水热活动区的静态特征和横向特征.同时提出:在腾冲热海开展地下流体观测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与现代幔源岩浆活动相关的热海水热显示区内部分泉点进行长期的连续观测,发现热海地下流体的动态变化规律,预测热海热田的发展趋势.通过观测研究得出:(1)热海地区的地热活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可能和该区的地下幔源物质活动有关;(2)热海热田自1993年以来不断发生水热爆炸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沿老滚锅、大滚锅、小滚锅、黄瓜箐一线展布的南北向深断裂活动加强,二是地下幔源物质活动加剧.
推荐文章
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的现状和趋势
地震地下流体观测
流体台网
观测现状
数字化
趋势
赤峰地区地下流体观测手段场地环境干扰情况分析
地下流体观测
场地环境干扰
干扰特征
赤峰地区
汤参1井地震地下流体综合观测新技术
地下流体观测
潜水泵变频稳流抽水观测技术
汤参1井
天津地区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网调整与优化的思考
天津地区
地下流体
观测
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腾冲热海地下流体观测研究
来源期刊 地震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地下流体 动态 观测研究 腾冲热海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1-238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666.2000.02.0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下流体
动态
观测研究
腾冲热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研究
季刊
1000-0666
53-1062/P
大16开
197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0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