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稻水象甲为靶虫,对37株不同来源的绿僵菌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检测,结果有6株致病率大于90%.对不同生育期的稻水象甲感病性测定表明,在寄主产卵期感病性最强,越冬期次之,新羽化代最低.在成虫产卵期施用绿僵菌,对控制稻水象甲有明显的作用.
推荐文章
海南椰心叶甲病原菌金龟子绿僵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防潜力
金龟子绿僵菌
分离
鉴定
生物防治
椰心叶甲
感染油茶象幼虫的高致病力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筛选
油茶象
金龟子绿僵菌
致病力
浸渍法
孢子拌土法
蛀果害虫
绿僵菌对稻水象甲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
绿僵菌
稻水象甲
防治效果
微生物农药
金龟子绿僵菌对红棕象甲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金龟子绿僵菌
红棕象甲
致病力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龟子绿僵菌对稻水象甲的致病性
来源期刊 中国生物防治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绿僵菌 稻水象甲 生物测定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76.12|S435.112.6
字数 20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5-9261.2000.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柴一秋 浙江省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9 74 3.0 8.0
2 陈祝安 浙江省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3 96 3.0 3.0
3 冯惠英 浙江省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3 66 2.0 3.0
4 潘玲聪 浙江省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3 6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299)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4(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5(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6(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7(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08(2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0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0(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1(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2(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4(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5(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6(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7(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8(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绿僵菌
稻水象甲
生物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双月刊
2095-039X
11-5973/S
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
2-50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83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