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雄性不育性的发现为苎麻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展现了乐观前景.通过田间观察、花粉压片观察、杂交及自交后代育性分离观察,鉴定供试苎麻不育系的育性特征和分析育性遗传方式.供试不育系表现为4种类型,Ⅰ型-无雄蕾;∏型-雄蕾不膨大,无花粉粒,最后变黄枯落;Ⅲ型-雄蕾可膨大至1.6-1.8mm,淡黄色,无可育花粉粒,最后变褐枯落;Ⅳ-型个别或少量雄蕾可开放,但无可育花粉粒,其它方面同Ⅲ型.GS14-1、SS370、GSA-2、GS15-8和SS387等不育系的育性由1对隐性核基因和相应的胞质基因所控制,属于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已找到不育系的保持系和恢复系.
推荐文章
苎麻雄性不育系生理生化特点初步研究
苎麻
雄性不育系
氨基酸
蛋白质
脯氨酸
温光敏雄性不育小麦BNS育性的遗传效应分析
小麦
温光敏雄性不育
主基因+多基因
一个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鉴定及遗传分析
玉米
细胞质雄性不育
育性鉴定
遗传分析
胞质分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苎麻雄性不育系育性鉴定和遗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麻作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苎麻 雄性不育 不育性鉴定 不育性遗传 杂种优势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育种与品种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63.1
字数 24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3532.2000.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海泉 5 84 5.0 5.0
2 刘飞虎 7 84 5.0 7.0
3 梁雪妮 7 81 5.0 7.0
4 张寿文 3 6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78)
二级引证文献  (106)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2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4(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苎麻
雄性不育
不育性鉴定
不育性遗传
杂种优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麻业科学
双月刊
1671-3532
43-1467/S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咸嘉湖西路348号
42-28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