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儿童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眼球及屈光状态的变化,探讨屈光状态变化的原因.方法:测量10例(12只眼)白内障患儿术前及术后(指本次随访时)的眼球轴长、角膜曲率及术后角膜顶点到人工晶状体前表面顶点的距离(The distance from the vertex of the cornea to the anterior vertex of intraocularlens AVpc),比较术眼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及与对照眼(未手术的对侧眼)在术前、术后的差异.在术后两周内及本次随访时检影,观察其人工晶状体眼屈光状态的变化.患儿手术时年龄7.16±1.94岁,随访时间平均35.8月(23~48月).结果:术眼(n=12)眼轴长在术后平均增加0.39±0.48 mm;对照眼(n=8)轴长增加0.66±0.68mm.术眼、对照眼在手术后眼轴长的增加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眼与对照眼的轴长增加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眼、对照眼的角膜曲率在手术前后分别比较、双眼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测量的AVpcl为3.83±0.58 mm,而估算的AVpc2为4.663 0±0.224 2 mm,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人工晶状体在眼内的位置前移0.832 0±0.744 1 mm.根据手术前后眼轴长和角膜曲率值,按照SRKⅡ公式估算,在本次随访时人工晶状体眼有-1.53±1.70 D(n=12,P<0.01)的屈光变化;而实际检影结果却有-3.86±2.48 D(n=9,P<0.05)的变化;估计量与实际量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儿童期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不影响眼球的生长,由于眼轴长度的增加及并发症引起人工晶状体在眼内的位置前移可能引起人工晶状体眼向近视状态变化,所以,在决定植入儿童眼内的人工晶状体度数时应在正视度数上适当减少度数,以求得人工晶状体眼在远期获得正视或轻度近视状态.眼科学报2000;16:270~275.
推荐文章
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屈光意外
人工晶状体
并发症
屈光矫正
置换术
玻璃体切割术后原晶状体眼和人工晶状体眼屈光的长期变化
玻璃体切割术
原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
屈光
无晶状体眼屈光矫治方法的概述
无晶状体眼
屈光矫治
人工晶状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儿童人工晶状体眼的眼轴及屈光变化
来源期刊 眼科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儿童 人工晶状体眼 眼球轴长 屈光变化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0-275
页数 6页 分类号 R77
字数 35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4432.2000.04.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惠延年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 196 1070 14.0 19.0
2 胡丹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 44 228 9.0 12.0
3 周健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 46 207 9.0 12.0
4 吴玉丽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 4 4 1.0 2.0
5 周玲 西安市第二医院眼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儿童
人工晶状体眼
眼球轴长
屈光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学报
季刊
1000-4432
44-1119/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先烈南路54号
46-30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4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