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顺行溃变法对猫丘脑腹后内侧核内发自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的三叉丘系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及其突触联系进行了研究.在电灼损毁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四天后,在电镜下发现丘脑腹后内侧核内的三叉丘系终未存在三种渍变形式,即:电子致密型溃变,电子透明型溃变及神经微丝型溃变,以电子致密型溃变终末最为常见.溃变的三叉丘系终末常较大,含有大量密集的圆形无颗粒小泡,在丘脑腹后内侧核内主要形成不对称型轴一树突触,多数溃变轴终末还参与形成以树突为中心的汇聚型突触复合体.
推荐文章
舌快反应传入神经终末与三叉神经脊束核的突触联系
三叉神经脊束核
舌快反应传入纤维
突触
猫舌快反应传入纤维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形成的突触类型
舌快反应传入纤维
三叉神经感觉主核
突触
猫舌快反应传入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和脊束核形成突触差异分析
三叉神经感觉主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快反应传入纤维
突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猫丘脑腹后内侧核内三叉丘系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及其突触联系
来源期刊 解剖科学进展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丘脑腹后内侧核 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 电损毁法 突触猫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原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0-273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5
字数 30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947.2000.03.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隋鸿锦 大连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 88 394 10.0 15.0
5 宫瑾 大连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 31 105 5.0 9.0
6 张书琴 大连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 8 19 3.0 4.0
7 孟文件 大连医科大学生物塑化研究所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丘脑腹后内侧核
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
电损毁法
突触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剖科学进展
双月刊
1006-2947
21-1347/Q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中国医科大学
8-116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1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