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用热分析法研究了农田生态条件下玉米秸杆腐解过程腐解物的热解变化特征,并探讨了腐解物中不同组分对腐解物热解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解物DTA曲线的280℃、330℃、450℃放热峰,DTG曲线的第二失重峰和h330℃/h450℃值可作为表征腐解进程的特征峰和特征值.由腐解物DTA、DTG所得能量各参数(ΔH,E)与文献[3]所述腐解物能态(Qv)呈现波动起伏,趋于稳定2个阶段相符,二者相互印证,显示热分析方法用于植物残体腐解进程研究的可行性.DTA的280℃放热峰主要由苯-醇溶性物、水溶性物引起.苯-醇溶性物、水溶性物和纤维素、半纤维素是影响腐解物热解及其能态变化特征的主要物质组分.木质素组分对腐解后期腐解物的热解及其能态特征趋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农田不同肥力条件下玉米秸秆腐解效果
作物
能态
分解
土壤
肥料
玉米秸秆
田间条件下小麦和玉米秸秆腐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BIOLOG分析
小麦秸秆
玉米秸秆
腐解
BIOLOG
气候
土壤置换试验
秸秆腐解过程中结构的变化特征
秸秆腐解
红外光谱
结构
玉米秸秆腐解过程的红外光谱研究
玉米秸秆
FTIR光谱
腐解过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农田生态条件下玉米秸杆腐解过程腐解物的热解变化特征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玉米秸杆 腐解物 热解 能态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4-269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4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0.02.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窦连彬 2 3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81)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5(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6(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7(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2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秸杆
腐解物
热解
能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