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采用成株感SMV1号、3号株系大豆品种合丰25、丰收12,抗SMV1号而感SMV3号株系品种东农81-43、铁6915(东农),抗SMV1号、3号株系品种东农93-046、东农92-070,在隔离网室内采用盆载试验,于对生真叶期采用人工汁液摩擦法分别接种SMV1号、3号株系,以未接种健株为对照,在大豆鼓粒初期测定分析叶片POD同工酶。结果表明,抗感品种未接种健株叶片POD同工酶谱带没有明显差异,POD活性品种间略有差别,但POD活性与抗性没有相关。分别接种SMV二个株系后,各品种POD同工酶谱带数目不变,一些酶带活性发生变化。合丰25、丰收12接种SMV后,叶片POD同工酶活性增强,且接种3号株系增加得大。说明SMV毒性越强,植株感病越严重,POD活性变化越大。因此,叶片POD活性的增强是植株感病的生化症状。东农81-43、铁6915接种SMV1号株系后,叶片POD同工酶和活性没有明显变化,接种SMV3号株系后,叶片POD同工酶活性增强。说明同一品种对二个株系的抗性不同,POD的变化也不同。东农93-046和东农92-070接种二个株系后,POD同工酶没有明显变化,接种SMV3号株系后,POD活性略降低。
推荐文章
荔枝胚状体POD与EST同工酶酶谱分析
胚状体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酯酶同工酶
变异
锰胁迫对大豆幼苗POD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
过氧化物酶
同工酶
大豆幼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豆品种接种SMV叶片POD同工酶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过氧化物酶活性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5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65.1|S501
字数 290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128)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9(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3(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过氧化物酶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5-9369
23-1391/S
大16开
哈尔滨市木材街59号
14-47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2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4139
相关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jj.dragon.cn/zr/index.asp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