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海洋环境科学       
摘要:
就长江口海区一次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赤潮发生过程(1990年6月9~15日)的环境因子与赤潮生物量数据,运用SAS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赤潮发展与维持期的环境因子呈相似性;赤潮消亡时,水域环境因子向正常水平恢复.相关、变量聚类及主成分分析三种方法求得的结果基本一致:影响本次赤潮形成的重要因子是气压、水温、盐度、pH、NO-3-N、PO3-4-P与Fe.逐步回归分析确定了盐度、PO3-4-P与Fe是本次赤潮形成的主导因子,同时建立了赤潮的线性判别函数.选择长江口另外一次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1990年8月11~22日)的环境因子数据进行赤潮判别,结果令人满意.
推荐文章
长江口邻近水域的赤潮生物
长江口水域
赤潮生物
总结
长江口外赤潮频发海区水文分布特征分析
长江口外
赤潮
羽状锋
长江冲淡水转向
上升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江口海区一次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的多元分析
来源期刊 海洋环境科学 学科
关键词 长江口 骨条藻 赤潮 多元分析 主导因子 判别函数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X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336.2000.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晓山 16 331 10.0 16.0
2 黄秀清 21 647 10.0 21.0
3 洪君超 3 102 3.0 3.0
4 陶然 1 3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347)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4(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5(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6(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07(3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08(3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09(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0(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2(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3(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4(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5(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江口
骨条藻
赤潮
多元分析
主导因子
判别函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环境科学
双月刊
1007-6336
21-1168/X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1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64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