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陕甘宁盆地三叠系延长统是国内外典型的低渗特低渗油田,储集层主要为三角洲砂体,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强烈,储层非均质性非常严重,因此预测次生孔隙发育带是寻找油气聚集带的关键.通过对陕甘宁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统次生孔隙形成的主控因素分析,认为陕甘宁盆地延长统次生孔隙的形成除了受沉积有利相带控制外,还与地层异常压力的作用密切相关.研究认为陇东地区异常压力的形成机理主要由于成岩过程中粘土矿物脱水作用.粘土矿物大量脱水时间正好与有机质脱羧期相一致,从而在异常压力作用下将生油岩中的大量有机酸及CO2带到与之相邻的储集层中,并沿着有利储集相带运移,在酸性水经过的地方形成大量的次生孔隙,为后期油气运聚提供有利通道及宿住空间,从现今的勘探结果来看,通过研究地层异常压力纵横向分布特征,并结合有利相带研究预测次生孔隙育良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推荐文章
陕甘宁地区气候变化及相关影响分析
气候暖干化
贫困
陕甘宁地区
陕甘宁老区生态贫水化与生态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
自然恢复
生态贫水化
陕甘宁老区
近50年来陕甘宁边区气候变化及致灾效应分析
气候变暖
干旱化
气象灾害
陕甘宁边区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和劳模精神
陕甘宁边区
劳模运动
劳模精神
大国工匠精神
时代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陕甘宁中生代地层异常压力对次生孔隙形成的作用
来源期刊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陕甘宁盆地 延长统 次生孔隙 异常压力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与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122.2+3
字数 21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64X.2000.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玉宝 西安石油学院石油天然气地质研究所 13 92 5.0 9.0
2 杨小萍 西安石油学院石油天然气地质研究所 2 5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陕甘宁盆地
延长统
次生孔隙
异常压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064X
61-1435/TE
大16开
西安市南郊电子二路18号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967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