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学生作为我国人才的重要来源,其谋职的方向是同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的。自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向选择为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择优录用和可供选择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人才的竞争意识,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但是,随着毕业生人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失衡,大学生就业矛盾已成为当前高校最突出的新问题,一方面给国家带来了不必要的人才浪费,另一方面也使得不少基层
推荐文章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女大学生
就业
对策
推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探讨
大学生
就业
创业
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述评
大学生
就业能力
研究述评
大学生就业的建模与预测研究
大学生就业
灰色模型
神经网络
建模与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学生就业潜能的开发及其对策与思路
来源期刊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择业 就业潜能 大学生就业 用人单位 潜能开发 素质教育 毕业生 双向选择 高校 竞争意识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6
页数 6页 分类号 G647.3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毛晓红 西南工学院院长办公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学生择业
就业潜能
大学生就业
用人单位
潜能开发
素质教育
毕业生
双向选择
高校
竞争意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季刊
四川省绵阳市济城区青龙大道59号
出版文献量(篇)
182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