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塔北隆起和巴楚断隆都经历过前缘隆起这一发展阶段,两者存在诸多共性.笔者通过对比塔北隆起和巴楚断隆中新生代构造发展的异同,认为巴楚断隆存在前缘隆起发育时间晚、破坏严重和距生油中心远等诸多劣势.但巴东斜坡区在后期演化上与塔北隆起更为相近,尤其是其周边背冲断裂带,具有后期构造变形弱、构造位置高、新老圈闭多、油源较丰富等优点,不失为下一步油气勘探重点地区.
推荐文章
塔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成矿作用关系——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
磷灰石裂变径迹
构造隆升
构造演化
砂岩型铀成矿作用
伊朗库姆盆地新生代油气成藏地质特征
库姆盆地
新生代
背斜圈闭
油气藏形成
地质
特征
川东北地区中、新生代热历史的裂变径迹分析
川东北
中生代
新生代
热历史
裂变径迹
磷灰石
剥蚀量
气藏形成
八面河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与孔店组油气成藏
八面河地区
新生代
构造变形
区域引张
油气成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巴楚地区与塔北地区中新生代油气构造成藏史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实验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塔北隆起 巴楚断隆 前缘隆起 巴东斜坡区 成藏史 对比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领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0-2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P542|TE122.3
字数 44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112.2000.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江海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138 1966 27.0 39.0
2 钱祥麟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35 1531 20.0 35.0
3 何文渊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5 147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146)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0(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3(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塔北隆起
巴楚断隆
前缘隆起
巴东斜坡区
成藏史
对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实验地质
双月刊
1001-6112
32-1151/TE
大16开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2060号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7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